pic 外部晶振(pic总线时钟设置)
本文目录
pic总线时钟设置
PIC总线时钟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设置。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钟源并设置相关位,这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例如OSCCON)实现。
然后,根据需要设置时钟分频器和倍频器,以达到期望的时钟频率。这些设置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如T1CON、T2CON等)来完成。还应注意配置相关的中断使能和标志位,以确保时钟的正常运行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建议在设置之后通过合适的延时函数来校准和验证时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总之,详细的设置步骤需要根据具体的PIC微控制器型号和任务需求来确定。
电表晶振测量好坏
1、先打开万用表,把万用表旋钮箭头旋到直流电压20档位,红表笔插到电压孔,黑表笔插到接地孔。
晶振怎么测量好坏_如何使用万用表判断晶振的好坏
2、然后准备好待测试的板子,找到晶振的位置,并找到晶振使用的两个脚,我用黑线标好的。
3、测试点1:把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到晶振的一个引脚上,测得电压为2.02伏。
4.测试点2:把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到晶振的另一个引脚上,测得电压为2.18伏。
5.分析:由于单片机供电是5伏,所以测试电压正常应当是2伏多点,但这两个电压不应当相等或差0.01-0.04伏,现在测试的是好晶振,相差电压是0.16伏。
6.如果是坏晶振就有三种结果,1.其中一个脚或两个脚电压为0伏左右,2.其中一个脚或两个脚电压为5.0伏左右,3.两个脚电压为2.0伏左右,但两脚相差很小。
7.如果出现上面三种结果的任一种都说明晶振坏了。
pic18单片机特点
PIC18F8680单片机具有如下特点:
1)内部资源高度集成。PIC18F8680芯片内部集成了许多外围模块,SPI(串行外围接口)通讯模块,I2C(内部集成电路总线接口)模块,符合国际标准ISOCAN的CAN模块等,这些功能大大简化了墨斗操作台控制系统的外围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2)驱动能力强。最大拉电流/灌电流可达25mA。
3)PIC18F8680芯片具有上电复位电路(POR)、上电延时定时器(PWRT)和看门狗电路(WDT)。这些电路大大提高了墨斗操作台控制系统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PIC18F8680芯片有80个管脚,其中用户I/O口为64个,这么多的用户I/O口便于主控制模块控制大量的显示驱动与键盘扫描模块,从而方便墨斗操作台控制系统以后的升级和扩展。
100m晶振有多快
pic16F,pic18F系列的速度更快. 51系列内部时钟是12分频的,pic是4分频,而且指令速度快,很多pic还有倍频机制,用低速晶振实现高速处理. 指令速度pic用4M的晶振就相当于89s52用12M的晶振了. 我用pic18都用到了40M晶振. 当然,AT89S52接33M的晶振时,它的每秒执行的指令也会增多.(比起接12M晶振时)
pic mcc定时器配置
picmcc定时器的配置是在PLC编程软件中创建一个定时器指令;然后,设置定时器的时间常数,即定时器从开始计时到触发输出所需的时间;最后,设置定时器的时间基准,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钟源来作为时间计算的基准。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定时器的计数方式、触发方式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