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晶振供应(无源晶振怎么用)
本文目录
晶体管和晶振什么区别
晶体管和晶振的区别是晶体管可以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放大或当电源开关。而晶振只能使电流或电压产生振荡。并不能放大。
晶体管主要指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主要材料是硅和锗。
晶振的成份是石英.是根据其压电效应制成的,主要用于振荡和滤波。
也就是说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
石英晶振就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俗称晶振。起产生频率的作用,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怎样加些电路使无源晶振变成有源晶振
无源EMC电路
备注:1.C1、C2为谐振电容,根据功能需要取值
2.R1、R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为低阻抗的磁珠
3.C3为预设计,可根据测试情况增加或者调整
4.L1/L2可根据测试情况增加或调整
有源EMC电路
1.R1为预留匹配设计,可根据实验情况进行调整或更换磁珠处理
2.C1为预留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者调整。
无源晶振有方向吗
没有方向的。
无源晶振是无极性器件,没有方向,无源晶振在四脚的情况下,只有两个脚是功能脚,另外两脚悬空,用于接GND;对于有源晶振而言,一般情况下有源晶振印字上面会标注脚位方向,即在左下角一个点。常见的4脚贴片晶振封装有1.6*1.2mm,2.0*1.6mm,2.5*2.0mm,3.2*2.5mm,3.0*1.5mm,5.0*3.2mm,7.0*5.0mm等等。
无源晶振起振原理
无源晶振是由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同样的石英晶振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主要给产品提供稳定性和信号,使产品发挥正常工作等作用。在汽车电子中供空调控制等用处。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有源晶振的用途也比较广泛,一般用在较高端的电子产品方面。
无源晶振怎么用
通过石英的压电效应进行工作。工作原理为:在石英水晶片的两边镀上电极,通过在两电极上加一定的电压,因为石英有压电效应,电压形成了,自然就会产生形变,从而给IC提供一个正弦波形。通过IC的内部整形和PLL电路后产生方波,然后输入给下级电路。无源晶振就是一个晶体,必须要结合外围电路构成一个振荡器才能输出特定频率的信号,而这个振荡器是需要提供电源的。像MCU可以用无源晶振是因为其内部集成有构成振荡器的电路,晶体不好集成就只好外加。扩展资料:无源晶振工作的注意事项:
1、晶振的选型选择合适的晶振对单片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选择晶振的时候至少必须考虑谐振频点、负载电容、激励功率、温度特性长期稳定性等参数。合适的晶振才能确保单片机能够正常工作。
2、电容引起的晶振不稳定晶振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两个电容对晶振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每一种晶振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我们必须按晶振生产商所提供的数值选择外部元器件。通常在许可范围内,C1,C2值越低越好,C值偏大虽有利于振荡器的稳定,但将会增加起振时间。
3、单片机晶振被过分驱动引起的问题晶振被过分驱动会渐渐损耗晶振的接触电镀从而引起晶振频率的上升。我们可用一台示波器来检测,OSC,输出脚,如果检测一非常清晰的正弦波且正弦波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都符合时钟输入需要,则晶振未被过分驱动。
无源晶振怎么测好坏
通过测试晶振的频率来确定其好坏,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示波器或频率计进行测量。当频率稳定,且符合规定的频率范围时,说明晶振工作正常。而如果频率不稳定或者频率偏离规定范围,说明晶振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此外,还可以使用LCR表对晶振进行测试,LCR表可以同时测量晶振的电容和电感,以判断晶振是否存在损坏或老化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无源晶振时,要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精度,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