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晶振(为什么有些IC外围电路要加晶振有些又不用加)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些IC外围电路要加晶振有些又不用加
为什么有些lC外围电路要加晶振有些又不用加?
答;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IC,IC是集成电路的英文integratedcircuit的缩写。而集成电路根据它在电路功能来分,它又可分为数字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两大类。晶振是晶体振荡器的缩写。
它细分为石英晶体振荡器和陶瓷谐振器两类。石英晶振是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件,其结构外金属封装。其实物如下图所示。
而陶瓷谐振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等效电路与应用范围,均与石英晶振类似。但是陶瓷片的性能不如石英为基材的石英晶振好,所以在要求较高(主要是指频率精度和稳定性这两个参数)的电路之中通常不推荐采用陶瓷谐振器、而必须使用石英晶振器件。元件实物图见下图所示。
陶瓷谐振器主要被选用为中频调谐、选预网络、鉴频器等。如电视机中选用6.5MHz陶瓷滤波器来衰减0~6MHz视频信号,而提取6.5MHz伴音中频信号。465kHz滤波器则用于电视机或一些要求不太高的遥控器上面。
而石英晶振(二氧化硅结晶体)是利用它的压电效应而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在电气上它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它为有源器件,就是说它要工作,必须在它的两端加上电压,这样它会由电压而产生机械变形,而变形的同时,它又会产生相应方向相反的电场,如此周而复始。
所以石英晶振常用于计算机、单片机等要求很高的电路中。
下面就提主提出的问题作一答复。请看下图所示a、b图例。
以上图为例来说lC外围电路有的加晶振有些不用。图中a为皮尔斯振荡配置,用于机械式谐振器件,例如晶振和陶瓷谐振器两种类形,属技术参数要求很高的lC集成电路。
图b为一简单的RC反馈振荡器,而它是由一只电阻和一只电容器组成。而它也具有振荡速度快,成本非常低,也便于埋设于厚膜lC集成电路制作中。但它在整个集成电路,宜受温度和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内精度较差,会在标称输出频率的5%~50%范围内变化。所以它是只能对频率要求的普通lC集成电路中。这就是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希望对提问者有一点帮助。
知足常乐2018.3.24于上海
晶振要电镀吗
晶振并不需要电镀,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准确的电信号。晶振的外壳常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但只是为了保护晶体内部不受外界干扰,防止外部环境引起的失真。
因此,电镀只是晶振外观处理的一种方法,可以提高外观美观度和防腐蚀能力,但并不会影响其产生准确的电信号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晶振的外观处理并不是必须的步骤,而是可选的。
为什么要用晶振11.059这样比12MHZ整数的有什么好处
不是11.059,而是11.0592,这个用在单片机串行通信系统中,用这个频率的晶振,算出来的波特率刚好是整数,比如1200bps,2400bps等等,而用12M算出来的有很多小数,对于需要精确测量时序的通信很不利。你可以参考单片机书,串行通信一章节,里面非常清楚
晶振是如何起振的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晶振在光模块中的应用
晶振在光模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晶振主要用于精确控制数字信号的频率,而在光模块中,数字信号也会被光信号替换,并且光信号的频率可通过电信号控制,因此晶振在光模块中起到了精确控制数字信号频率的作用。晶振在光模块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数字信号频率的控制上,还可以保持光信号的时钟同步,提高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是光模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元器件。
变压器为什么要加整流和滤波
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是正弦交流电,而一般电子线路均需要用平滑的直流电进行供电,所以要将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进行整流变为脉动直流电后,再进行滤波,变为平滑直流电后供电子电路使用。在实际使用中,还要用到各类稳压器,以适合不同电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