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有源晶振 封装(晶振侧边的封装线是干什么的)
本文目录
主板上晶振型号区分~
晶振型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晶振容许频率:晶振容许频率表示晶振的频率范围,晶振的容许频率有限,不同的型号有不同的容许频率。
2.晶振精度:晶振精度是指晶振输出频率的偏离,它可以通过晶振的频率误差来表示,不同的晶振型号其精度也不同。
3.工作电压:晶振需要在一定的驱动电压下工作,也并不是所有的晶振都工作在相同的电压,不同型号晶振有不同的驱动电压。
4.封装形式:晶振的封装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凭借晶振的封装形式来区分晶振的型号。
为什么8MHZ贴片晶振3225封装会这么贵
3225封装一般都是12M以上用的很多,8M是属于低频系列的,使用的晶片也是比较少,频点比较难做,所以价格会更高一些,泰河(taiheth)电子有KDS系列的32258M贴片晶振
有源晶体和无源晶体怎么区分
1无源晶振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无源晶振参考电路无源晶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一般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晶体。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有源晶振的封装有4个引脚,分别为VCC(电压)、GND(地)、OUT(时钟信号输出)、NC(空脚)。有源晶振参考电路有源晶振不需要CPU的内部振荡器,信号稳定,质量较好,而且连接方式比较简单(主要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
晶振侧边的封装线是干什么的
晶振侧边的封装线是具有很高的标准性和极高的品质因数,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采用高精度和稳频措施后,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达到10-4~10-11稳定度。
3225晶振引脚定义
为2个引脚,一个是输入脚(IN),一个是输出脚(OUT)。这两个引脚的作用是将外界的电信号输入到晶振中,让晶体振荡并输出稳定的频率信号。IN脚连接到外部源,OUT脚连接到电路中的负载。通常3225晶振用于微控制器、手机、电子表等设备中,用于提供精准的时钟信号。另外,3225晶振还有一个电源引脚(VDD),用于提供输入信号的电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引脚的正确连接,以保证晶振的正常工作。
晶振的供电电压
因型号规格的多样性,有源晶振所需供电电压也有所不同,归纳如下:
常见DIP插件式封装的有源晶振:3.3V和5V。插件式有源晶振常见于半尺寸DIP8和全尺寸DIP14两种封装。信号输出模式主要为方波(CMOS)和正弦波(sinewave)。输出负载有15PF或30PF。常见SMD贴片式封装有源晶振:1.8V、2.8V、3.0V和3.3V。一般体积越小,功耗越小,电压也越低。信号输出模式主要为方波(CMOS),输出负载以15PF为主。温补晶振(TCXO)则以削峰正弦波(clippedsinewave)为主,输出负载:10KΩ//10pF。注意:3.3V晶振用在5V电路上有可能会烧坏晶振,晶振如果是5V供电,根据内部电路设计的不同,有的可以使用3.3V供电,有的则不可以。
另外,一般3.3V供电的晶振有一个电压允许范围,比如3.3V供电的晶振,3V供电也是可以使用的,但不能低到2.8V,这些都是根据晶振特性来确定的。针对高端晶振而言,最好是确保供电电压与规格书所要求电压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