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频率精度(晶振可调吗)
本文目录
请问一般有源晶振的精度可以达到多少,稳定度是多少
一般级有源晶振的精度或稳定度约在数十ppm,一般较好的可以达到20~30ppm
晶振的ppm越大越好吗
不是。越小越好
晶振的ppm是指精度电容值。电子元件是电路设计中一个很关键的所在,电路的精准直接关乎使用这颗晶振的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最重要的体现在于一个小参数那就是晶振的ppm值。精度值越低表明这颗电子元件越精度越精确,使用起来越耐用和反应出来的效果就越好
主板晶振的优缺点
主板晶振是计算机主板上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提供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主板晶振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稳定性高:主板晶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2.精度高:主板晶振的频率精度通常较高,能够提供准确的时钟频率,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可靠性好:主板晶振通常采用高质量的晶体材料和封装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稳定性和精度。
4.适用性广:主板晶振的频率范围较广,可以满足不同计算机系统的需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主板和计算机设备。
缺点:
1.成本较高:相比于其他时钟源,主板晶振的成本较高,这是由于其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所决定的。
2.体积较大:主板晶振通常较大,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对于一些小型化或集成度较高的计算机设备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
3.需要外部电源:主板晶振需要外部电源供应,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耗。
总的来说,主板晶振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优点,但也存在成本较高和体积较大的缺点。在选择主板晶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成本考虑,权衡其优缺点。
晶振的频率为什么会这么高
晶振的频率之所以会这么高,是因为它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晶振的核心是一块石英晶体,它具有压电效应,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当在晶体上施加交流电压时,晶体会发生振动,并产生稳定的振荡频率。这个频率与晶体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特性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精确的制造工艺来实现高频率的振荡。此外,晶振的电路设计也是关键因素。晶振通常与谐振电路、放大器和其他电子元件一起工作,以形成稳定的振荡器。这些电子元件的设计和选择,以及电路的布局和调试,都对晶振的频率稳定性和精度起到关键作用。综上所述,晶振的高频率是由于其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及精确的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所共同实现的。这种高频率的特性使得晶振在通信、计时、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晶振可调吗
无源晶振的输出频率精度可以微调,而有源晶振的输出频率精度不可以调。
有源晶振已内置包含IC及电容电阻在内的最佳匹配电路,输出频率精度已经固定,因此不可调。如果有源晶振频率精度无法满足芯片要求,请选择更高规格的有源晶振产品,如±10PPM取代原来的±20PPM或±30PPM。
无源晶振频率精度在出厂之前也已经固定,如调整频差为±10PPM的无源晶振,我们之所以说针对其频率进行调整,也仅局限于微调,因为无源晶振电路易受到周边电路的干扰,最直接的就是电路中的电容变化。这些干扰会影响无源晶振正常输出频率精度为±10PPM的时钟信号。甚至,当电路不匹配时,可能造成无源晶振频率严重超差,如±30PPM及以上,带来的可能性不良后果是芯片捕捉不到晶振信号,指令无法进行,其现象表现为设备上电开机不良。针对无源晶振输出频率精度的调整方法一般是调整外接电容的大小或选择更高精度的无源晶振。
晶振频率测试的目的
晶体振荡器(晶振)是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因此,晶振频率测量是验证主板的电气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针对晶振频率的测量通常采用频率计,原理是频率计通过探头采集晶振的电压波形后,在频率计内对电压波形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对晶振频率测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