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压电资讯 > 正文内容

两脚晶振代换3脚晶振(三个引脚的晶振叫什么)

压电侠1年前 (2024-03-13)压电资讯294

本文目录

  1. 三个脚的陶瓷晶振判断好坏
  2. 10兆晶振怎样检测
  3. 三个引脚的晶振叫什么

三个脚的陶瓷晶振判断好坏

将电笔插入插座中(当然是火线),用一只晶振的脚接触电笔屁股,另一只脚用手接触,如果电笔亮,就是好的。不知道怎么样可以试试的!

2.

替换法。用数字电容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档)测量其电容,一般损坏的晶振容量明显减小(不同的晶振其正常容量具有一定的范围,可测量好的得到,一般在几十到几百PF)。

3.

如果有条件呢就用试波器看有无波型。

4.

用晶振测量议。购买的话也比较便宜。

10兆晶振怎样检测

1.先打开万用表,把万用表旋钮箭头旋到直流电压20档位,红表笔插到电压孔,黑表笔插到接地孔。

2.然后准备好待测试的板子,找到晶振的位置,并找到晶振使用的两个脚,我用黑线标好的。

3.测试点1:把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到晶振的一个引脚上,测得电压为2.02伏。

4.测试点2:把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到晶振的另一个引脚上,测得电压为2.18伏。

5.分析:由于单片机供电是5伏,所以测试电压正常应当是2伏多点,但这两个电压不应当相等或差0.01-0.04伏,现在测试的是好晶振,相差电压是0.16伏。

三个引脚的晶振叫什么

我们平时常见的晶振大多只有二只脚,然而3脚的晶振是一种集晶振和电容为一体的复合元件。由于在集成电路振荡端子外围电路中总是以一个晶振(或其它谐振元件)和两个电容组成回路,为便于简化电路及工艺,人们便研制生产了这种复合的电子元件。

其3个引脚中,中间的1个脚通常是2个电容连接一起的公共端,另外2个引脚即为晶振两端,也是两个电容各自与晶振连接的两端。在日常应用中,我也由此可见,这种复合件可用一个同频率晶振和两个100~200pF的瓷片电容按常规连接后直接予以代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压电侠晶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news.piezoman.com/piezo/3800.html

分享给朋友:

“两脚晶振代换3脚晶振(三个引脚的晶振叫什么)” 的相关文章

晶振分类(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分类)

本文目录晶振的原理及作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分类常用贴片晶振封装晶振的原理及作用晶振的工作原理一、什么是晶振?晶振是石英振荡器的简称,英文名为Crystal,它是时钟电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显卡、网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准频率,它就像个标尺,工作频率不稳定会造成相关设备工作频率不稳定,...

晶振两端(主板晶振电压)

本文目录洗衣机晶振好坏的判断主板晶振电压无源晶振怎么用晶振对音质的影响大吗显卡晶振无电压洗衣机晶振是什么样洗衣机晶振好坏的判断1.用万用表(R×10K档)测晶振两端的电阻值:若为无穷大,说明晶振无短路或漏电,在将试电笔插入市电插孔内,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脚,将另一引脚碰触试电笔顶端的金属部分,若试...

3脚晶振(三个引脚的晶振叫什么)

本文目录4脚晶振怎么检测好坏三脚晶振中间脚的作用三脚陶瓷晶振检测方法三个脚的陶瓷晶振判断好坏晶振3脚用2引脚晶振怎么代换三个引脚的晶振叫什么4脚晶振怎么检测好坏答:1.用万用表(r×10k挡)测晶振两端的电阻值,若为无穷大,说明晶振无短路或漏电。再将试电笔插入市电插孔内,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脚,将...

晶振环(三极管跟晶振振荡原理)

本文目录三极管跟晶振振荡原理晶振倍频和降频原理单片机晶振可以更换吗三极管跟晶振振荡原理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

晶振种类(晶振怎么区分大小)

本文目录单片机的种类有哪些U盘有哪些种类U盘种类有那些u盘的种类晶振怎么区分大小单片机的种类有哪些单片机,其实叫做单片微型计算机,英文名叫做SingleChipMicrocomputer。基本结构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按位数来划分,有4位,8位,16位,32位单片机。按发展来...

连晶振(单片机晶振引脚怎么接)

本文目录单片机晶振引脚怎么接晶振会放坏吗单片机晶振引脚怎么接单片机晶振引脚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晶振输入引脚,一个是晶振输出引脚。晶振输入引脚需要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晶振,晶振输出引脚需要连接到单片机的晶振输入引脚。在接线时需要注意晶振的频率和单片机的要求是否匹配,同时还要注意晶振的引脚和单片机的引脚是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