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脚无源晶振 方向(4脚晶振怎么确定极性)
本文目录
有源晶振引脚怎么定义的
有源晶振引脚多为四脚或者四脚以上,更多的为四个脚位。相比无源四脚贴片晶振,无源贴片晶振尽管有四个脚,但真正称之为功能脚位的只有2个,即是脚1和脚3,另外两个脚则起固定作用,而有源晶振四个脚位都为功能脚位,广瑞泰分享有源晶振引脚定义:
脚1悬空,脚2接地,脚3输出,脚4电压
什么是有源晶振,有何作用
有源晶振又叫振荡器,有四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有源晶振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有源晶振的体型一般较大。
有源晶振是有石英晶体组成,其之所以能当振荡器使用,是基于石英晶片的压电效应。晶片的两个极加一定电场,晶体就会产生机械形变。若是加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形变又会产生交变电场。
有源晶振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找到带标记的一脚,然后以逆时针数,1、2、3、4,注意管脚朝下。
晶振常用于振荡电路,作为选频元件。因为晶振的频率精准且稳定性高,所以常被用作标准频率和脉冲信号源,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工控、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为系统提供时钟脉冲。
无源晶振起振原理
无源晶振是由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同样的石英晶振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主要给产品提供稳定性和信号,使产品发挥正常工作等作用。在汽车电子中供空调控制等用处。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有源晶振的用途也比较广泛,一般用在较高端的电子产品方面。
晶振怎么区分大小
晶振的大小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直径:晶振的直径是指其外径,通常用D表示。一般来说,直径越大,晶振的尺寸也就越大。
2.长度:晶振的长度是指其从芯片表面到基座的长度,通常用L表示。一般来说,长度越大,晶振的尺寸也就越大。
3.体积:晶振的体积是指其整个体积,包括芯片和基座部分。一般来说,体积越大,晶振的尺寸也就越大。
4.重量:晶振的重量是指其重量,通常用F表示。一般来说,重量越大,晶振的尺寸也就越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区分大小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晶振都会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区分,有些晶振的大小可能会因为制造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脚晶振怎么确定极性
正极金属壳。负极是脚控。1脚接地,1脚接电源,1脚输出,还有1脚是悬空的。跟金属壳通的是地线,地线的对角是电源,地线旁边是输出,剩下的一般是NC或者控制端,有时候也接地。顺序逆时针,左下角打点标记为#1脚控,右下#2接地,右上#3输出,左上#4电压。
晶振怎样接线
通常的用法是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石英晶片具有压电效应:给晶片连接上交变电压,然后在晶片两极加上一个电场,晶片就会产生机械振动,这种机械变形振动会产生微弱的交变电场,而且振动频率稳定不变。
控制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让他和晶片固有的震动频率相等就会产生压电谐振,这时候晶振的机械振动的大幅度急剧增加。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振动器的性能也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