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晶振的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的产生)
本文目录
如何检验无源晶振
检验无源晶振可以通过使用数字频率计或示波器连接到晶振引脚上进行测试。在测试前,应先确认连接正确,电源电压稳定等。
测试时,如果数字频率计显示一个准确的频率,且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稳定且无失真,那么晶振工作正常。
如果频率计或示波器显示不稳定或有明显的失真,那么可能存在电源电压波动、设备故障或晶振本身损坏的情况。需要及时检查和修复。
晶振是如何起振的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RE实验用无源晶振好还是有源晶振好
在实验中,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各有优势。无源晶振不需要外部电源,简单易用,适合一些简单的实验和小型电路。而有源晶振需要外部电源供电,但具有更高的频率稳定性和更低的相位噪声,适合需要高精度时钟信号的实验和复杂电路。选择哪种晶振取决于实验的需求和预算。
石英钟电路原理
接通电源后,集成电路与其外围的石英晶振、调整电容等产生标准的4194304Hz或32768Hz振荡信号,经集成电路内部的分频电路、窄脉冲形成电路处理成1Hz的精准秒脉冲信号后,再通过驱动电路将脉冲信号加到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在秒脉冲驱动下,其定子线圈产生的磁场随脉冲的交替变化而变化,转子以每秒作180°的步距角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轮使整个机械轮系及指针运作,显示时间。设定闹时功能后,在运转到设定的时间时,集成电路输出音频信号至讯响器件,发出闹时信号。
时钟电路的产生
时钟电路生成的脉冲一般都是由振荡器产生的,振荡器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石英振荡器,就是常说的晶振。时钟电路就是产生象时钟一样准确的振荡电路。任何工作都按时间顺序。用于产生这个时间的电路就是时钟电路。[简介]时钟电路一般由晶体振荡器、晶震控制芯片和电容组成。时钟电路应用十分广泛,如电脑的时钟电路、电子表的时钟电路以及MP3MP4的时钟电路。
晶体管和晶振什么区别
晶体管和晶振的区别是晶体管可以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放大或当电源开关。而晶振只能使电流或电压产生振荡。并不能放大。
晶体管主要指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主要材料是硅和锗。
晶振的成份是石英.是根据其压电效应制成的,主要用于振荡和滤波。
也就是说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
石英晶振就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俗称晶振。起产生频率的作用,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