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晶振波形震荡(无源晶振的输出频率如何用示波器测量)
本文目录
晶振是如何起振的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晶振幅值低是怎么回事
多半是你的测试方法不合适。
晶振的输出能力较强,所以你可以随便测,而晶体振荡电路对测试时的插入参数很敏感,测试方法不当会导致信号强度下降、信号频率改变、信号波形畸变甚至停振等现象。
如果晶体振荡电路所在的系统工作正常则可以判定是你的测试问题,确认测试方**确且系统不工作才是电路或器件的问题。
示波器检测晶振方法
使用示波器检测晶振的方法如下:
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晶振的输出引脚(通常是晶体的两个脚之一)。
设置示波器:打开示波器,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电压范围,确保观察到信号。
观察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观察晶振输出的波形。晶振应该生成一个稳定的振荡波形。
测量频率:使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来确定晶振的输出频率。这通常可以通过测量波形的周期或频率来完成。
分析波形:检查波形是否稳定,没有明显的异常或干扰。如果存在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诊断晶振或其周围的电路。
调整电路:如果晶振的频率不正确,你可能需要调整与其相关的电路元件,如电容或电阻,以纠正频率。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使用示波器来检测和诊断晶振的性能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路。请谨慎操作以避免损坏电子元件。
什么是有源晶振,有何作用
有源晶振又叫振荡器,有四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有源晶振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有源晶振的体型一般较大。
有源晶振是有石英晶体组成,其之所以能当振荡器使用,是基于石英晶片的压电效应。晶片的两个极加一定电场,晶体就会产生机械形变。若是加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形变又会产生交变电场。
有源晶振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找到带标记的一脚,然后以逆时针数,1、2、3、4,注意管脚朝下。
晶振常用于振荡电路,作为选频元件。因为晶振的频率精准且稳定性高,所以常被用作标准频率和脉冲信号源,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工控、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为系统提供时钟脉冲。
无源晶振的输出频率如何用示波器测量
无源晶振在电子电路中一般与三极管、门电路等有源元件一起组成振荡器,来给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振荡频率。若想用示波器测量无源晶振的输出频率是否准确,可以采用下图所示的门电路接成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来测量其频率。上图所示的电路是采用74LS04非门构成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其工作电压为5V,可以接1MHz以上的无源晶振,其输出为矩形波振荡信号,振荡频率就是无源晶振的标称频率。门2输出的振荡信号经门3隔离后由8脚输出,想用示波器测量其频率是否准确,可以将8脚输出的振荡信号送至示波器,这样即可知道振荡频率及波形是否符合要求。若想测量1MHz以下的无源晶振的振荡频率,可以采用CMOS六非门CD4069接成上图所示的振荡电路来测量。该电路可在4~12V范围内工作,电路的振荡频率也是与晶振的标称频率一样,调整电容C1和C2,可以微调电路的振荡频率。用示波器测量频率时,只要将Out端的振荡信号送至示波器即可。上图是常用的几种无源晶振的外形,这种无源晶振外形封装有多种,除了上图所示的封装,常见的还有圆柱形封装及贴片封装。
12mhz晶振的振荡周期
时钟周期就是时钟振荡周期=1/12M=0.083us机器周期=12*时钟周期=12/12M=1us
机器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这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就是计算机通过内部或外部总线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从而完成一个或几个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一般由1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也是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而振荡周期=1秒/晶振频率,因此单片机的机器周期=12秒/晶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