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晶振要多大(晶振一般多大)
本文目录
晶振电路的主要参数
您好,晶振电路的主要参数包括:
1.频率稳定度:指晶振电路在固定温度范围内的频率稳定性,通常用ppm(百万分之一)来表示。
2.频率偏差:指晶振电路的输出频率与理论频率之间的差异,通常用ppm来表示。
3.工作电压:晶振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一般为3.3V或5V。
4.工作温度范围:晶振电路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40℃至85℃。
5.负载电容:晶振电路所需的负载电容大小,通常为12-22pF。
6.振荡模式:晶振电路的振荡模式,包括平面振荡模式和谐振振荡模式。
7.稳定性:晶振电路的稳定性指的是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频率稳定性,如温度、电压等。
8.Q值:晶振电路的Q值指的是其谐振回路的品质因素,一般越大表示振荡器性能越好。
儿童电动车控制器晶振是多大的
遥控器用凯越翔时钟晶振。遥控器的工作需要一种时钟信号,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编码、发射,可变成红外线指令信号,能指挥和控制电视机的工作状态。时钟信号是由晶振构成振荡电路产生的。遥控器常用谐振频率为455kHz或480kHz的陶瓷晶振
晶振频率
32.768K是最常用的频率,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32.768KHZ晶振
含意
32.768KHZ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数字
国家
日本
含意
32.768KHZ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数字,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好处。只是生活中太少有人去关注了,只关注着它给我们带来的演变数字。32.768khz比较容易分频以便于产生1秒的时钟频率,因为32768等于2的15次方。我们每天用的手表、手机、电脑上显示作用的钟就是由它演变过来的。太奇妙了吧!
32.768KHZ是一个标准的频率,晶振频率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尺寸、负载电容、频率偏差、应用范围。按尺寸外形来分主要分为插件和贴片的;插件的主要有2*6、3*8、49s等,贴片的就有很多种了,根据各公司的设计可用的型号有很多,例如:日本KDS晶振就有49SMD、DST310S、SM—14J、DST520、DST410S等。应用的范围广泛。也给人类带来了时间的重要意义。也有直插的DT-14、DT-26、DT-38,主要频率是32.768KHZ,广泛应用在电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气表、工控仪表等。
晶振的发展
32.768KHZ晶振最初在日本开始它的大量发展,并形成全球之势。人们利用晶体的独特物理特性,加工成一个标准的时钟晶振。从而应用到各种电子行业,给电子行业带来了一个历史的变革;随着人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晶振的精度和性能越来越高,体积也越来越小,现在有很多的IC集成电路公司己将这小小的晶振放在里面,更加的精密度。
在国内的发展
晶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的市场。在短短的时间内以有成百上千家晶振生产厂家的出现。从而使国内的晶振市场得到了很好的供应,不用大批量的从国外进口,这也代表着一民族的振兴。正因为这成百上千的晶振生产厂家出现,市场的竞争也越演越烈。从而造成很多的价格竞争,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质量也就跟着越来越差。
晶振一般多大
晶振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时钟元件,它的大小和频率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一般来说,晶振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数十厘米不等,常见的尺寸包括1.2mmx1.2mm、1.5mmx1.5mm、1.6mmx1.6mm等等。此外,晶振的频率也是根据应用需求来确定的,常见的频率包括几十kHz、几百kHz、几MHz、几十MHz、几百MHz等。
需要注意的是,晶振的大小和频率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晶振的品质、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在选择晶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晶振,同时也需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以确保晶振的质量和可靠性。
晶振型号代表什么意思
晶振型号是指晶振器的型号,晶振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产生高稳定性的时基信号。晶振型号代表其规格和参数,比如频率、精度、温度范围等信息。选择合适的晶振型号对于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喷码机晶振电压调到多少
首先你要确定,你电电路的工作电压在正常工作时是会从6V~26V不稳定变化吗?如果是这样别说晶振,其它材料你一样都买不到。
如果能确定就明确你最希望要哪个电压,一般厂家的有源晶振工作电压最多的是3.3V5V12V,少数2.8V3V9V,其它电压很少,温度范围一般厂家有-20~70-40~85,军工级的-40~125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