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负载谐振频率(晶振频率怎么算)
本文目录
晶振频率怎么算
晶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为:f=1/(2π√(LC)),其中f为晶振频率,L为晶体谐振电感,C为负载电容。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晶振器的频率可能受到外界干扰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出的频率仅供参考。同时,为保证晶振器的正常工作,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晶振器型号和负载电容。
晶振电路的主要参数
您好,晶振电路的主要参数包括:
1.频率稳定度:指晶振电路在固定温度范围内的频率稳定性,通常用ppm(百万分之一)来表示。
2.频率偏差:指晶振电路的输出频率与理论频率之间的差异,通常用ppm来表示。
3.工作电压:晶振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一般为3.3V或5V。
4.工作温度范围:晶振电路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40℃至85℃。
5.负载电容:晶振电路所需的负载电容大小,通常为12-22pF。
6.振荡模式:晶振电路的振荡模式,包括平面振荡模式和谐振振荡模式。
7.稳定性:晶振电路的稳定性指的是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频率稳定性,如温度、电压等。
8.Q值:晶振电路的Q值指的是其谐振回路的品质因素,一般越大表示振荡器性能越好。
晶振的串联谐振电阻怎么计算
串联谐振的公式为:
Z=√R2+XC-XL2=R。
串联谐振在具有电阻R、电感L和电容C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电流位相一般是不同的。如果调节电路元件的参数或电源频率,可以使它们位相相同,整个电路呈现为纯电阻性。电路达到这种状态称之为谐振。在谐振状态下,电路的总阻抗达到极值或近似达到极值。
晶振、电感、电容串联后的谐振频率怎么计算
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在电气上它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电工学上这个网络有两个谐振点,以频率的高低分其中较低的频率是串联谐振,较高的频率是并联谐振。
由于晶体自身的特性致使这两个频率的距离相当的接近,在这个极窄的频率范围内,晶振等效为一个电感,所以只要晶振的两端并联上合适的电容它就会组成并联谐振电路。
这个并联谐振电路加到一个负反馈电路中就可以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于晶振等效为电感的频率范围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参数变化很大,这个振荡器的频率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遥控器一般用什么晶振
遥控器用凯越翔时钟晶振。
遥控器的工作需要一种时钟信号,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编码、发射,可变成红外线指令信号,能指挥和控制电视机的工作状态。时钟信号是由晶振构成振荡电路产生的。遥控器常用谐振频率为455kHz或480kHz的陶瓷晶振。晶振分频电路原理
产生振荡频率,时钟脉冲用石英晶体谐振器,与其它元件配合产生标准脉冲信号,广泛用于数字电路中。晶振在应用具体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时钟源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机械谐振器件的时钟源,如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电阻、电容)振荡器。一种是皮尔斯振荡器配置,适用于晶振和陶瓷谐振槽路。另一种为简单的分立RC振荡器。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