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与时间(晶振对时间的影响)
本文目录
晶振频率与波特率单位换算
晶振频率与波特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法进行单位换算。晶振频率是指晶体振荡器振荡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而波特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数,单位为比特每秒(bps)。虽然它们都与数据通信有关系,但它们表示的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无法进行换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晶振频率和波特率以达到更好的通信效果。
晶振与时钟芯片区别
晶振和时钟芯片在电子设备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有所不同。晶振,即晶体振荡器,是一个能够产生稳定频率的电子元器件,它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而时钟芯片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集成电路,它不仅能生成时钟信号,还可能包含其他功能,如频率分频、时钟管理等。简而言之,晶振是产生稳定频率的基础元件,而时钟芯片则是管理和分发这些频率的复杂电路。
晶振起振时间是哪部分波形
晶振起振时间是正弦波形
晶振对时间的影响
晶振的频率若偏高,时钟就会偏快,反之,若频率偏低,时钟就会偏快。时钟是否能为我们提供精准时间,完全取决于这颗晶振32.768KHz本身的性能及工作状态。
若晶振各项电气参数合格,时间仍不准,就需要确认一下它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发生了频率偏差,及是否考虑更换外接电容值与之实现更佳匹配。
一般晶振周期为多少
晶振周期:晶振的振荡周期就是时钟周期,比如12M晶振时钟周期是1/12M;机器周期是单片机执行指令所消耗的最小时间单位。
比如51是12分频,51的1个机器周期划分为6个状态周期、12个节拍;12M晶振机器周期是1/12M*12=1S;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可以这样来理解,时钟周期就是单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例如12M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就是1/12us),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机器周期:单片机完成一次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动作所需的时间周期。
如一次完整的读操作或写操作对应的时间。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
晶振起振时间原理
晶振的起振时间与外接电容值的大小存在一定关系,原理是外接电容越大,相对耗损的电流就越多,即作用于晶振本身的激励功率变小,晶振的起振时间就会增加。
举一个偏激的例子,若晶振外接电容应为20PF,我们却采用电容300PF,晶振可能就根本无法起振了,更不用提及晶振的起振时间长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