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压电资讯 > 正文内容

无源晶振走线(晶振布线的正确方法)

压电侠1年前 (2024-03-11)压电资讯245

本文目录

  1. 晶振为什么两边接线要尽量等长
  2. 晶振布线的正确方法

晶振为什么两边接线要尽量等长

晶振两边接线尽量等长的原因是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减少信号的干扰。晶振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时钟源,它通过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来同步电子器件的工作。

当接线不等长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延迟,这会导致信号的相位差,进而影响到信号的稳定性。

同时,不等长的接线还会增加信号线之间的电容和电感,引起信号的干扰和衰减。

因此,为了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稳定性,晶振两边接线要尽量等长。

晶振布线的正确方法

方法步骤:

1.确定晶振的位置:晶振的放置位置应该远离其他器件,特别是在晶振附近的走线要保持简洁,以减少噪声干扰和分布电容对晶振的影响。

2.晶振电源去耦:在晶振的电源管脚上添加去耦电容,可以选择两到三个不同容值的电容,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3.时钟输出管脚匹配:如果晶振的输出管脚是时钟信号,需要进行匹配阻抗。具体匹配阻值的确定,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4.预留的电容:在晶振的电源管脚上预留一个较小的电容,构成一级低通滤波,以减少电源噪声对晶振的影响。

5.布线短且紧密耦合:在布线时,晶振的输入/输出端的导线要尽量短,并且要尽可能保持紧密耦合,以减少噪声干扰和分布电容对晶振的影响。

6.晶振外壳接地:在晶振的外壳上接地线,可以防止晶振向外辐射电磁波,同时也可以屏蔽外来干扰。

7.晶振下面铺地:在晶振所在的层面上铺上地线,可以防止干扰其他层。建议在布多层板时,将晶振所在的层面上铺上地线。

注意的是,以上步骤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还要考虑晶振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在进行布线操作时,需要遵循相关的电气规则和安全规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压电侠晶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news.piezoman.com/piezo/1689.html

分享给朋友:

“无源晶振走线(晶振布线的正确方法)” 的相关文章

晶振厂家(怎么查石英晶振型号)

本文目录u盘晶振坏什么现像怎么查石英晶振型号晶振潮敏等级介绍晶振距离板边多远晶振两端电压多少正常u盘晶振坏什么现像U盘晶振坏了会出现主控芯片不工作的现象。也就是说整个U盘坏了。处理方法:1、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试晶振的引脚,看有没有电压或波形存在。如果有晶振可能没坏,如果没有更换同型号的晶振试试。2、...

8mhz晶振(8M晶振是多大)

本文目录8兆赫兹的晶振波特率是多少内部晶振为什么要接12mhz的晶振什么样mhz晶振的用途8M晶振是多大8m晶振配多大的电容8兆赫兹的晶振波特率是多少首先知道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8MHz=8*10^3KHz=8*10^6Hz,即8百万Hz。举例说明...

时钟与晶振(时钟和晶振的作用是什么)

本文目录晶振为什么能控制时钟晶振与机器周期的关系时钟和晶振的作用是什么晶振和时钟的区别cpu时钟晶振工作原理时钟晶振电路是什么晶振为什么能控制时钟晶振能够控制时钟。首先,晶振中的石英石具有压电效应,即受到外部电场的影响而产生机械振荡。将石英石加工成具有特定尺寸的晶体后,加上电压即可产生准确的机械振荡...

遥控器 晶振(电动车遥控器晶振r25是433还是315的)

本文目录遥控器晶振型号遥控器的晶振是什么意思请高手指点电动车遥控器晶振r25是433还是315的汽车遥控器晶振型号遥控器上晶振坏会出现什么现象汽车遥控晶振是有源还是无源遥控器晶振型号无线遥控器晶振型号4208。无线遥控器晶振,无线模块声表面谐振器315MHZ315M。物理中频率的基本单位是赫兹(Hz...

高速晶振(100m晶振有多快)

本文目录下载程序需要焊晶振吗一般单片机都有高低速晶振能否只用一个晶振电容位置100m晶振有多快下载程序需要焊晶振吗不一定需要焊接晶振,取决于下载的程序以及开发板的硬件配置和需要。晶振是一种产生时钟脉冲的元件,为了保证程序正常运行,一些较为精密的应用和高速通信可能需要晶振的稳定性来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

手机的晶振(手机中晶振的作用)

本文目录手机主板上的晶振是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手机元件测量方法3225晶振引脚定义手机中晶振的作用晶振为什么能控制时钟手机时钟晶振坏了症状手机主板上的晶振是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晶振给南桥提供振荡频。板上几乎所有的频率都是以时钟晶振为基础的。如果损坏主板不能正常工作。晶振与时钟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