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晶振(晶振片测量膜厚的原理)
本文目录
晶振的原理及作用
1.晶振作用:给单片机正常工作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原理:在石英晶体的两个极板上加一个电场,晶片会产生机械变形,对极板施加机械力使其变形,又会在极板上产生相应的电荷,这叫压电效应。如果在两个极板上加上交变的电压,晶片便会产生机械变形震荡,同时这种机械震荡还会产生交变的电场(比较的微小),但是当外加交变的电压的频率与晶片固有的频率(由其形状和尺寸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会加剧,产生交变电场也增大。叫做压电谐波。
2.即使去掉晶振,电路照样的能振荡,并且如果把那两个电容改成可调电容的话也能得到想要的某个频率,那还要晶振干什么: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振荡器以及硅振荡器是适用于微控制器的四种时钟源。针对具体应用优化时钟源设计依赖于以下因素:成本、精度和环境参数。RC振荡器能够快速启动,成本也比较低,但通常在整个温度和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内精度较差,会在标称输出频率的5%至50%范围内变化;但相对RC振荡器而言,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
晶振电压多少为标准
首先你要确定,你电电路的工作电压在正常工作时是会从6V~26V不稳定变化吗?如果是这样别说晶振,其它材料你一样都买不到。
如果能确定就明确你最希望要哪个电压,一般厂家的有源晶振工作电压最多的是3.3V5V12V,少数2.8V3V9V,其它电压很少,温度范围一般厂家有-20~70-40~85,军工级的-40~125比少
晶振是如何起振的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晶振片测量膜厚的原理
是利用其压电效应,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信号,从而产生一个稳定的频率信号。当晶振片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膜后,其质量和弹性会发生变化,导致振荡频率改变。根据频率变化程度,可以计算出膜的厚度。
主板晶振的优缺点
主板晶振是计算机主板上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提供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主板晶振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稳定性高:主板晶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2.精度高:主板晶振的频率精度通常较高,能够提供准确的时钟频率,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可靠性好:主板晶振通常采用高质量的晶体材料和封装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稳定性和精度。
4.适用性广:主板晶振的频率范围较广,可以满足不同计算机系统的需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主板和计算机设备。
缺点:
1.成本较高:相比于其他时钟源,主板晶振的成本较高,这是由于其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所决定的。
2.体积较大:主板晶振通常较大,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对于一些小型化或集成度较高的计算机设备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
3.需要外部电源:主板晶振需要外部电源供应,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耗。
总的来说,主板晶振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优点,但也存在成本较高和体积较大的缺点。在选择主板晶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成本考虑,权衡其优缺点。
r25晶振什么频率
r25晶振的频率是25MHz。晶振是一种用于产生稳定频率信号的元件,r25指的是一种型号为r25的晶振。在该型号的晶振中,其频率为25MHz。晶振是由晶体振荡器组成的,晶体振荡器中的晶体具有特定的振荡频率。在电路中加入晶振后,晶体振荡器会根据晶体的特性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而r25晶振的频率就是指该晶振产生的频率为25MHz。晶振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在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领域。不同的晶振型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晶振。